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教育科研    课题介绍    无锡沁园实验小学教科研总结
创建时间:2020-04-12 21:43

无锡沁园实验小学教科研总结

浏览量:0

2014-01-23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科室在学校“办有特质的学校,育有潜能的学生”的办学目标理念的指引下,在上级科研部门业务指导下,坚持以科研兴校之路,坚持激励教育的研究,使我校的教育科学研究真正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本学期以学校主课题“激励教育视野下的小学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的中期汇报为契机,以激发学生潜能,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为突破,以促进教师深层次发展为目标,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加强课题过程管理,增强科研成果推广、运用意识,为培养专业性和研究性兼备的智慧型教师而努力。

二、具体目标和措施

  (一)  教育科研强内涵。

   1、以课题中期汇报为契机,继续加强课题深入研究。

健全教科研队伍。学期初,根据年级、学科的均衡分布,调整课题组成员。为了使实验落到实处,本学期在2至5年级各设立2—3个共同体实验班级。

完善教科研制度。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至少读二本理论专著,撰写心得体会。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会议,积极参与会议,发表见解,积极承担研究任务,积极参与各类教科研活动和外出培训。学期结束,课题组成员将拿出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总结等。实验班级的老师分工合作,拿出相应的课堂展示、实验课例、实验资料等。

收集和汇编课题物化成果。中期汇报前,教科室根据课题重点研究的内容及成果撰写了一份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积极展示课题研究的课堂成果,最后,选编了蔡菲老师、蒋黎燕老师、朱宁老师的三堂课刻录成盘,在中期汇报时展示。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在众多教研共同体中脱颖而出,以汇报的形式展示了沙龙研讨的整个教研过程,体现教研共同体的优势。同时,我们把课题组一年多来的研究成果汇编成校刊——《沁园春》课题研究特刊。这本特刊既是课题研究一年多来的小结,也是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起点。这里汇聚了课题组老师的一篇篇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育叙事,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对教育科研的理解,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特刊凝聚着老师们辛勤耕耘的汗水和心血,记载着教师们一路成长的足迹。

调整课题研究方向与重点。中期汇报后,根据专家意见,学校初步调整课题实施方案,理清研究思路,围绕“激励教育”的本质,提炼出“激励教育视野下的小学学习共同体”的四大特征:自觉、分享、积极、赏识。在小学共同体的建设研究中,要继承与创新“激励教育”的内涵,让科研引领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内涵质量!

2、继续加强课题研究与学科组建设的联系。

本学期教导处要求学校各个学科组在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中,切实把教科研工作落实到活动安排中,要求一个学期有2——3次进行与学校主课题的相关活动,或理论学习,或课题相关课型研究,如:数学的主题沙龙教学研究,语文的年级备课组整体习作教学展示、英语组的导入语课例教学研究、美术组的版画主题研究等。语文、数学、英语组等学科都能结合本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活动中名家汇集,学校也推出了自己的创新课,学科组成员从选课、备课、磨课,到活动安排、组织等都能自主开发,自主活动,展示了学科组、备课组学习共同体的力量。

3、学会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继续创建办公室“悦读”文化,教科室也将及时把与课题相关的,与教育教学新视野相关的,与课堂实际教学相关的书籍作为必读书目,带领全校教师以“推荐与自选相结合,个体研读与群体研讨相结合,学习与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读书活动和理论学习。读经典名著,读生活百科,读人生小语,读报刊杂志,他们使我们的灵魂回归淡泊,使我们的生命经受洗礼,使书籍成为师生智力活动中的指路灯。在实际操作中,每个办公室推荐3-4本书,读书笔记一周由一位老师负责,办公室轮换,教师在自己撰写的同时,也阅读学习了其他老师的思考感悟,对自己的学习也有了进一步的加深。

4、善于反思,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教科室积极引导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征文比赛,加强论文撰写的督促与指导工作。本学期完成了学校校刊《沁园春》第四期,进一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把握教师需要,在校刊中体现学校教科研研究成果,为教师教科研开拓思路,介绍教育教学前沿信息和理论,真正使校刊起到引领和带动的作用。教师区级以上获奖论文278篇,市级以上发表文章11篇。

(二)校本课程铸特色。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我校根据学校现状、教师师资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本学期开发声乐、版画、德育的校本课程。

1、开发版画校本课程。

根据学校教师师资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采用扬长补短的策略,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开发建设版画课程。由教科室牵头,成立了美术组和部分班主任组成的课程开发组,聘请市教育科学院周正强老师为课程开发顾问。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参与版画课程研究,一年来,老师们带领学生搜集身边丰富多样的版画材料,创作出了众多版画作品,这些版画作品涵盖了孩子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10月16日,学校承办了“无锡市小学版画教学展示研讨活动”,活动中,殷春娟老师上了一堂版画教学示范课,获得好评。在活动现场,展出了三百多幅版画作品,赢得了与会老师的赞叹。无锡教育电视台、无锡教育网等分别进行新闻报道。同时,挑选优秀的版画作品装裱在镜框里,装饰在五星校区教学楼的各条走廊,用学生作品美化校园。为了激发更多的学生热爱版画,我们开展了全校“畅想新年”版画比赛,获奖作品用展板展出,供全校学生学习。为了物化学校版画教学特色成果,我们按低、中、高三个年段计划用一年时间分别编写拓印版画、粉印版画、木版画三册校本教材。目前已完成三册教材的一半编写任务。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调整,边研边教边写,这是我们版画课程建设的思路,在这条思路引导下,取得预期效果。

2、开发声乐校本课程。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的音乐文化,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音乐学科品质化管理,我校自2013年9月在一年级开设声乐特色校本课程。由何志娟老师担任声乐实验班教学任务,特聘请市少年宫祝洪庆为课外辅导老师,王伟澍为课堂教学辅导老师,教学部门设专人员跟进,加强监管力度,扎实推进校本课程的研发。

本学期全体音乐老师在学科组长董乐乐的带领下,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广泛收集资料,系统梳理相关知识,努力研发声乐校本教材。他们充分挖掘并且有效利用校内现有的课程资源,合理选择经典的、学生喜爱的、符合年龄特点的、有学习价值的音乐作品。现已研发一年级声乐校本教材初稿共10篇并附有配套教案。

他们利用教研活动时间,一方面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高自身音乐素养,遵循学生的音乐思维发展规律,合理整合资源并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另一方面聘请名师来校讲座、献课,派送何志娟等老师外出研修积累声乐教学经验。短短几个月时间,一年级声乐实验班、一年级歌唱社团的学生逐步提高了声音的辨别能力,慢慢学会控制歌唱器官,发出自然、朴实、甜美的童声。在一年级将要举行的迎新联谊会节目彩排现场学生发自内心、自然朴实地演唱,令人欣慰!

3、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本学期继续开展了小脚丫导游团的“三名”工程。在小脚丫们把无锡的梅园、灵山、东林书院等名胜的亭台楼阁、假山巨石上的名联名句名诗拍摄和记录下来的基础上,学校组织教师和小脚丫一起把收集的资料汇编成了德育校本课程,让学生学习吟诵经典,进一步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诵读中亲近经典,在亲近中热爱家乡,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